這會不會太促咪!?
很多人會注意到葡萄牙到處都有藍瓷(azulejos),地鐵站、建築外牆、火車站、教堂外牆、宮殿、古老大學、修道院......等等,可以說是葡萄牙的文化標誌,既然如此,最能快速吸收知識的絕對就是博物館啦~只是「國立磁磚博物館 Museu Nacional do Azulejo」不在最多觀光客的地方,行程要安排一下。
這座博物館在16世紀建的 Madre de Deus 修道院(Convento da Madre de Deus),由葡萄牙女王 Leonor 建立。修道院好像都長這樣?教堂 + 中庭迴廊 + 宿舍 + 餐廳 + 圖書館。
雖然瓷磚最早大約是16 世紀,是由摩爾人(我粗暴的簡單翻譯成阿拉伯人、穆斯林人)帶進伊比利半島,但葡萄牙才是把它發揚光大的關鍵。瓷磚受伊斯蘭世界影響,以幾何圖案和繁複花紋為主,顏色偏綠、黃、棕,和後來藍白為主的瓷磚很不一樣。
但是和中國同時期的瓷器相比,我還真的是比較喜歡東方的精緻度,上個月才去荷蘭的台夫特看荷蘭國寶藍瓷,看起來都是藍白風格順便抓來比一比:
葡萄牙的大概是15 世紀開始,17世紀巔峰,大多用在裝飾 + 畫故事 + 隔熱(葡萄牙夏天很熱,瓷磚幫助降溫);
荷蘭的大概是17世紀才開始崛起,大多是室內日常用品或收藏品:餐具、藥罐、煙盒、裝飾瓷板。
這裡原本就是修道院,裡面有座超華麗的教堂也不意外:聖母瑪利亞教堂(Igreja da Madre de Deus),印象中開放時間好像會變來變去?記得官網先查一下,因為裡面還滿精彩的!只是小教堂通常都有採光的問題,裡面光線真的偏昏暗一點,加上櫃子下層都有個聖人(?)躺在裡面,我個人是有點不太喜歡這樣的環境。
但是裡面的巴洛克風的祭壇,牆面與天花板鋪滿金色木雕,太厲害了啦!又壯觀又精緻!!!只有這裡就好了啊!四周還有很多金碧輝煌的東西,照片多到我放不完。
葡萄牙的天氣和台灣差不多,所以台灣建築也和葡萄牙一樣會用很多的磁磚,有調降溫度的功能,所以會聚集很多人的小教堂牆上當然也用上磁磚了,這應該是我在其他歐洲教堂沒看到過的設計。
教堂樓上的聖物室能看全景,是不是有種神聖感?!這裡應該是高唱詩班的位子,唱詩班可以透過這扇窗戶看到下面做禮拜,教堂的信徒卻看不到他們。
是有好多聖人的遺骸和頭顱!!或許信奉者會覺得很神聖,但是我覺得怕怕也不想拍照......要不是現在天主教當道,我絕對會懷疑這裡一定是哪個邪教😂
好了,宗教的東西我就不老王賣瓜了,其實我根本都不認識,反正金碧輝煌,看起來就很值得拍照留下來做紀念。
聽說整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「里斯本全景磚畫(Panorama de Lisboa)」,23 公尺長、1300 多片藍白瓷拼成,畫的是 1755 年大地震前的里斯本景色,不過我好像沒看到它?大概是看了太多大幅磚畫已經搞不清楚誰是誰了,還有太多漂亮的磚畫照片,就讓我收藏在硬碟裡面吧。
博物館不是只停在古代,也有 20、21 世紀的現代藝術瓷磚,這幅就很有畢卡索風的抽象幾何。
博物館說這裡很多民宅裡面也有用漂亮的磁磚裝潢屋內,廚房、廁所、書房、客廳等等,我沒機會進到葡萄牙的傳統民宅內,是不是真的我不清楚,不過台灣也蠻多房子屋內會用磁磚,大概是真的?
比起過去在故宮博物館、鶯歌陶瓷博物館看到的展品,這裡除了教堂非常驚豔之外,磁磚展品對我來說有點樸實無華,但是紀念品店的價位非常歐洲啊~上面照片這個托盤要492歐元!!!我嚇爛..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