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

[芬蘭 羅瓦涅米] 北極圈科學博物館 Arktikum、Pilke

今天氣溫突然下降到-11~-16°C,以及下午五點的飛機飛回波爾多,所以市區又是室內的「北極圈科學博物館 Arktikum」絕對是首選了啊~
其他芬蘭分享請看這裡:【芬蘭】

館內走一圈真的收穫蠻多的,而且很溫暖,有地方可以免費寄放行李和外套。

以前雪鞋?!感覺有點像小船。

北極圈的人在春天的時候要幫房子貼隔水膜,綠色的袋子裡面裝滿石頭壓住塑膠膜,因為這邊春天融雪會有非常大量的水,不知道吧~

當然會有極光的生成原因,老實說,我的大腦翻譯機只適用於不超過兩行的熟悉文字。所以這裡補上網路上的解釋:極光是地球周圍的一種大規模放電的過程。

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到達地球附近,地球磁場迫使其中一部分沿著磁場線集中到南北兩極。當它們進入極地的高層大氣(>80km)時,與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碰撞而被激發到高能態;在原子降回到基態時會放出不同波長的光波,而產生出不同顏色,即為極光。

還有不同的高度會產生不同的顏色,我盡量白話講:
紅色:最高的地方,因位低濃度和眼睛對這顏色比較不敏感,所以只有在太陽強烈活動時才能被看見。
綠色:較低的高度,相當高濃度的氧原子&眼睛對綠色的光較敏感,所以綠色最為常見。
黃色和粉紅色:紅色和綠色混合的結果。
藍色:更低處,由氮分子為主所發出的光。

還有,南極也有極光,顏色比北極光更繽紛,北極極光的是綠色為主。

蓋冰屋體驗,才知道原來要很多人一起幫忙才蓋得起來!

北極圈的食物對我來說也不算常見,請出了線上翻譯還是有看沒有懂。

北極圈的動物冬天都會變得白白的,原本打算去Ranua Zoo動物園,但是看到有人分享說除非你很專業,不然很難找到動物。我這不專業的馬上打退堂鼓。

原來北極的羊比人多,還有太多令我「哇」的冷知識。

可惜我對芬蘭的歷史一點都不熟,

加上趕著要去下一個館,歷史這部分被我快轉了。

只記得和動物們拍照的時候,小孩玩得很開心。

是不是很可愛無害?!

下一館:隔壁棟的「Pilke」,兒童取向的互動式科學館(兒童館?)

內容是有點深度的環境保育主題,所以要用翻譯的地方真的無敵多。

小孩早就想玩哪有耐心等手機翻譯完再聽介紹。

老實說這個館我個人覺得還好,其實可以把錢和時間省下來,去剛剛的北極圈科學博物館就好。

喜歡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愛日研的 Facebook | Instagram,就能輕鬆收到最新文章通知囉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