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

[英國 倫敦]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 -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(V&A)

老實說安排倫敦旅行前,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 V&A 博物館(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,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 ),和一位曾經到倫敦出差工作的朋友提到旅行,他馬上首推 V&A 博物館,但我還是輕忽了,沒有事先做更多功課,畢竟是全世界最大的「藝術與設計博物館」,從建築到珠寶、時尚、雕塑、家具、玻璃器皿、攝影、陶瓷……幾乎任何「美的東西」都能在這裡找到,所以一進入博物館立刻迷失方向......。

名字是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與她的丈夫亞伯特親王,兩人當年提倡把藝術教育普及化,結果就誕生了這間超奢華的博物館。

正門入口大廳這盞由玻璃藝術家 Dale Chihuly 設計的藍綠色玻璃吊燈,由上千片手工吹製的玻璃組成,看起來像漂浮的海洋生物或珊瑚,但是我走錯入口,所以我沒被這入口設計驚豔到,但也被它吸住忍不住拍照。

我個人最喜歡、最推薦的是「文藝復興與雕塑廳」,如果從正門進館的話距離很近,滿滿的米開朗基羅、多納泰羅、羅丹......等世界有名的作品複製品(V&A 最早期就以複製品教育而聞名),有些作品是原件搬過來的,有些是用石膏翻模的。

拉菲爾的≪雅典學院≫,原作在梵蒂岡博物館的牆上,這裡當然是複製品,雖然原作在梵蒂岡博物館現場非常有氣勢,但是在這裡很方便啊~!英國人也太舒服,不用東奔西跑就能見到各種名作。

羅馬皇帝圖拉真柱(Trajan’s Column)的石膏複製,原柱在羅馬威尼斯廣場附近,為羅馬帝國皇帝圖拉真所立,以紀念他勝利征服達契亞的戰爭。但是原柱高 38 公尺,實在太高放不進展廳,所以乾脆切成兩截,倒也不錯啦~不然那麼高,上面刻的羅馬帝國戰役故事根本看不到啊。

後面瘦瘦高高的是比利時布魯塞爾附近來的複製品,V&A 可是把歐洲各地名作都收來了呢!全都是為了讓英國學生能不出國就接觸世界名作而製作。

原作在巴黎羅浮宮的《三女神像》,據說上面托著的甕裝的是法國國王亨利二式的骨灰。

這又是義大利佛羅倫斯百花大教堂前的天堂之門,在這裡可以看得清清楚楚,氣勢壯觀又精細,但是現場原作卻被圍起來,反而看不清了。

與原作一樣高達五公尺的米開朗基羅《大衛像》石膏模型,原作現在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學院美術館,不但門票不便宜,現場據說也是人山人海,所以我到佛羅倫斯也只去舊宮前看複製品,相比起來,這一座最讓我震驚!

過去的英國人肯定比起現在更不易出國,於是這種石膏複製品就成為藝術教育的重要教材,其實整個展廳就像是歐洲雕塑史一次看完,而且還「免門票」!!!

另一個我很推很推的展間:珠寶藝廊,我完全拍不出現場的1/1000的金碧輝煌,據說收藏超過 3千件,這麼多也就知道我完全拍不出現場有多誇張。

看看上面寫的,這區可是西元前1500年的金飾,從古埃及到現代的珠寶,到底要我看哪!!

說越多越顯我膚淺,放照片出來留作紀念就好。


還有太多展櫃我根本拍不完,各種各樣的珠寶首飾,頭飾、胸針、耳環、項鍊、手鐲和戒指,應有盡有,多到真心眼花撩亂有夠誇張。


絕對亮點是維多利亞女王的藍寶石冠冕和藍寶石手鐲。這件可是由阿爾伯特親王設計,也就是這間博物館名字上的兩位大人物啦!

另一件精美傳家寶是Dufferin & Ava Shamrock Tiara三葉草皇冠,它是從已故的達弗林和艾娃侯爵夫人林迪·吉尼斯(最後一位侯爵的遺孀)的遺產出借的,原來當年的貴族就已經這麼家財萬貫啦?!

倫敦德里侯爵的王冠、紫水晶王冠、鑽石胸飾、綠松石項鍊,還有在樓上展出的珍珠和祖母綠首飾套裝、寶劍和鼻煙盒,都是長期借給 V&A 展出,如果他們自家要用還是可以拿回來配戴的唷!

展品實在太多,想看其他展間的展品可以往下快轉~。





這些還只是少數展品,你就知道我在這裡逛得有多開心,小孩累了就去旁邊玩電腦自己製作自己的寶石。

這是維多利亞時期哥德復興風格的金屬屏風。在中世紀大教堂是用來分隔了中殿和唱詩班席位。還有很多宗教展品,我只能說我真的很抱歉我對這些宗教不太懂。

亞洲區的展品也超豐富,包括中國青花瓷、日本浮世繪、印度雕刻、伊斯蘭紋飾等。可惜我太晚發現這區,真的心累腳也累,我只能隨便看看拍兩張意思意思。

這張可是18世紀義和團行宮的龍椅,1900年被俄軍帶走,1917年蘇維埃革命後被送往英國。

法國巴黎的羅丹美術館門票之貴,在 V&A 卻能免費看到真品!據說1914年夏天,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,羅丹的大約十八件作品正在倫敦舉辦的現代藝術展上出展。由於英國與法國並肩作戰對抗德國,羅丹便慷慨地將當時所有作品都捐贈給了英國。

「消費與認同」展廳聚焦20世紀60~70年代初,這種太現代日常的東西我看不太懂,小孩也看不懂,快速走過。

玻璃、陶瓷展間也很多精緻展品,果然是瓷器重要大國,從古老手工吹製玻璃、精緻瓷器,到現代設計玻璃藝術品都有。

宗教器物收藏我就先Sorry了,金銀器皿、十字架、披肩、聖體光、聖物匣,好,我看不懂。


英國現存最古老(1579年)的鍵盤樂器,大概是亨利八世的年代。

英國1500-1760年展間裡非常有名的「韋爾大床 The great bed of Ware」,是一間旅館的大床,連莎士比亞也曾經提過它。據說它寬超過3公尺,可以躺四對夫妻(什麼意思?!)

感謝維多利亞女王,讓我可以看到這麼多精彩的展品,據說總共約 145 個展廳,表示我可能只逛了不到 1/10?倫敦真的太佛心,連這麼強大的博物館都免費,展品穿越古今,又是一座超值得推薦的博物館!

其他英國分享請看這裡:【英國】

喜歡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愛日研的 Facebook | Instagram,就能輕鬆收到最新文章通知囉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