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

[英國 倫敦] 西敏寺 - Westminster Abbey

不懂教堂要看什麼的我,好險有朋友推薦,不然我差點要跳過超精彩的「西敏寺」!門票有點貴(超貴),所以我真心推薦倫敦PASS,省太多了啦!

哥德式的西敏寺是英國君主加冕與王室婚禮舉行的地方,自 1066 年以來,英國每位君王都在這裡加冕儀式,包括前幾年的查爾斯三世,這裡就是轉播現場啊~,同時也是非常多歷史上你我都曾經聽過的名人的長眠之地,後面再寫。

門票貴是貴,但是大人小孩都有附中文語音導覽器,紮紮實實的參觀了大概2小時。

跟著導覽機走,第一站先是“無名戰士之墓”(Unknown Warrior)。是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士兵,象徵著所有在戰爭中犧牲但名字永遠被歷史忽略的人。

在1920 年 11 月 11 日(停戰日) 舉行國葬儀式,上面的文字是用戰爭彈殼熔化而成的黃銅字,棺木旁覆蓋的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場的法國土壤,是西敏寺唯一一塊不能踩踏的地板墓碑,以示尊重。

最早的教堂可追溯到 960 年代的本篤會修道院,中間幾經重建,而現在的哥德式建築是1245年亨利三世下令重建,蓋了150年終於在1517年才竣工。

天花板設計成顛倒的船體骨架,在中世紀歐洲,教堂就被視為引領信徒「穿越人生風浪的船」、「走向救贖」、「航向天國」。我好像拍不出來,有點像但又認不太出來?

我家就是理工人啦!左邊就是牛頓紀念碑,牛頓 Isaac Newton、達爾文 Charles Darwin、霍金 Stephen Hawking 都安葬在這裡,有興趣的話可以在地上找找他們的墓碑。

之後就是唱詩班席,這邊也是修士祈禱的地方。

最重要的主祭壇,光看那金光閃閃鍍金的「最後的晚餐」屏風,就知道這裡多重要了是吧?!畢竟是加冕典禮的地方呢!

據說地板的馬賽克地板也很重要,但是我看不到,應該不難看出原因吧~這麼多人我是要看大家的腳嗎?

順路會走到聖愛德華懺悔者禮拜堂,裡面是英國聖人兼國王懺悔者愛德華的遺體,但是我沒有拍照片,因為真的很小+非常多人+非常多東西。

周圍還環繞著許多中世紀國王或王后的棺木,上面的是愛德華一世,因征服威爾斯、對蘇格蘭發動戰爭、制定法律改革而聞名。

亨利三世,就是重建西敏寺的人。過去朝聖的人把上面的馬賽克磁磚挖回去當紀念品了,所以缺了不少塊。

如果我沒記錯的話,這邊是亨利五世,百年戰爭的英雄,在阿金庫爾戰役打贏法軍。

又走到亨利七世(都鐸王朝創始人)禮拜堂,又被稱為聖母禮拜堂(Lady Chapel),是整座西敏寺最華麗、最關鍵的區域,天花板的扇形拱頂非常特別又細緻,被稱為晚期哥德式建築的巔峰之作。

兩旁的旗幟是代表巴斯勳章受勳者,椅子上也留有過去受勳者的銘牌。

這裡是王室墓葬最集中(15位)的地方,有亨利七世 Henry VII(都鐸王朝創立者)、伊莉莎白王后 Elizabeth of York(亨利八世的媽媽)、瑪麗女王二世 Mary II & 威廉三世 William III
曾共同統治英國(光榮革命後的雙王共治)、安妮女王 Queen Anne(最後一位斯圖亞特王朝君主),她有 17 次懷孕、沒有留下存活的孩子,因此王朝在她身上終結。

瑪麗一世 Mary I(血腥瑪麗)與伊莉莎白一世 Elizabeth I(童貞女王)
這兩位親姐妹雖然生前政治上鬥到不能更激烈,死後卻被安葬在同一座墓穴。上方立像是伊莉莎白一世,瑪麗一世在下方沒有雕像。

這邊又是 被伊莉莎白一世處決的蘇格蘭的瑪麗女王(Mary, Queen of Scots),這些名字有沒有很頭疼。

還有很多很多,整個禮拜堂感覺像走在都鐸家族的歷史走廊上,不熟的話我推去聽「時間的女兒」,好多精彩的歷史八卦,我自己聽得很愛。

這區還有一個特別的:皇家空軍禮拜堂,紀念在戰爭中喪命的空軍將士。重點是,照片左邊有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炸毀的洞!

遇到工作人員正在修補愛德華三世的墓。

最後會順路走到最有名的:詩人角。
許多重要的作家和詩人都安葬或紀念於此,但我就不是個俗人,講不出幾個名字,聽過的大概只有莎士比亞、狄更斯,其他各位我就先抱歉了,既然這麼抱歉,而且人好多我好累,路過就當看到了。

最後最後,離開出口前的左側,超重要「加冕椅Coronation Chair」差點被我錯過。由愛德華一世下令建造,椅腳為象徵王權的獅子,自1308年以來一直用於加冕典禮。

最後啊~出口外的紀念品店,超!好!買!貴是貴了點,但是真的很精緻耶!荷包出動!


其他英國分享請看這裡:【英國】

喜歡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愛日研的 Facebook | Instagram,就能輕鬆收到最新文章通知囉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