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

[英國 倫敦] 格林威治天文臺 - 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

本來嫌格林威治天文臺太遠了,臨時看到Uber Boat的碼頭,又發現還趕得上格林威治天文臺的營業時間,好險有倫敦PASS可以隨機調整行程,出發了啊!!

最重要的無疑就是地上那條本初子午線(Prime Meridian)啦!拍個一千張也不為過,大家最愛一腳踩東半球、一腳踩西半球。

除了格林威治標明「0°」,還寫了很多大城市的經緯度,找找看~

本初子午線穿過的這個建築物內有放著一台望遠鏡:Troughton Equatorial Telescope(特勞頓赤道儀望遠鏡)。是為了量測恆星位置、調整時間標準,甚至為後來的 GMT(格林威治標準時間)奠定基礎,因此具有赤道儀結構,可以隨地球自轉追蹤星體。可惜在室內我找不到好角度拍望遠鏡,

可是這時候的手機上的衛星定位不是0°?!因為手機上的是衛星子午線,是有把地球稍微不規則的形狀考慮進去的修正,所以手機上的0°其實是現在的東邊大概100公尺遠的地方。最喜歡參觀博物館這種長知識的時刻!


天文台最早是為第一任皇家天文學家 John Flamsteed 建的,所以一開始稱為「Flamsteed House」。這棟建築不只是工作場所,也是他和妻子以及“九個孩子”都曾經住在這裡,這麼小可以住這麼多人,我真心佩服!先後有十位皇家天文學家搬到這間山頂小天文台來住。

注意到小房子上的紅球了嗎?它是「時間球(Time Ball)」,200年前一直到現在,每天中午12點55分會升到一半高度,下午1點準時落下,過去船隻靠它來校對航海鐘,是航海時代重要的「可視化報時」工具。我想問的是航海員的視力是不是都超好?雖然這個天文台距離港口不遠,但是也真的很遠ㄟ!走路至少也有10-15分鐘。

皇家天文學家們得到的各種獎項。

18世界最精準的計時器(鐘擺),但是只能在陸地上使用,因為船的移動會影響擺錘的運動。

因為當時歐洲帝國主義的擴張,很多船隻需要航行方向,當時已經可以利用太陽和星星來確定南北方向(緯度),但卻不知道如何確定東西方向(經度),所以開始建立天文台來確定經度。

整個天文台主要分兩棟:八角樓和子午線天文台,八角樓就是天文學家們住的房子,不過房子方向不適合觀測,所以只有一個小房間放置幾個時鐘和望遠鏡。

現場有APP可以用中文語音導覽,可以聽聽當年的觀測儀器,時間和天文學的發展歷史。

文藝復興時期的托勒密渾天儀的天象儀,中間是太陽,旁邊是火星、木星、土星,木星周圍有四顆衛星。

航海計時器,歷史意義我不懂,不過就現在看來也還是很美很精緻!

子午線天文台主要有「三代天文子午線」,是不同時代、不同皇家天文學家使用不同儀器觀測,因此子午線位置也跟著變動。

這些望遠鏡我分不出誰是誰,看照片就好。

那我就來說這三條子午線,最西邊的是「Halley Meridian(哈雷子午線)」,就是哈雷彗星那位!在 18 世紀初重新整理格林威治的觀測方式,他用的是天頂望遠鏡,因此他定義的子午線跟更早期 Flamsteed 的略微不同。

中間那條是Bradley Meridian(布拉德雷子午線);最東邊的 Airy Meridian(艾里子午線),就是現在大家排隊照相的那條,也是1884 年國際會議正式決議成為全球本初子午線(0°)!

最後是英國最大口徑的折射望遠鏡, 1893 年大赤道望遠鏡, Great Equatorial Telescope(28 吋折射望遠鏡)。

喔對了,這裡台灣人、中國人超多,還看到捐款箱裡面有新台幣一千元😳,旁邊告示牌說這裡小偷多,請小心!

前面大草坪前過去就是超大的海事博物館、女王之家、古船卡蒂薩克號,也都含在倫敦PASS,如果湊一起玩一天還不錯,但是只去天文台有點失望🥹

說實話,除了本初子午線之外,天文台比我想像中小非常多,虧它這麼有名。

紀念品區還不錯,英國到處都有很厲害的紀念品,只是我最後都沒買,因為已經買太多了🥲

其他英國分享請看這裡:【英國】

喜歡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愛日研的 Facebook | Instagram,就能輕鬆收到最新文章通知囉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