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8日 星期四

[法國 巴黎] 奧賽美術館 - Musée d'Orsay

我終於終於踏上大家都認識的法國:巴黎!這趟巴黎行程真的是喬來改去的弄很久,因為我只停留四天,又想把最厲害的地方通通走完,真的好難,最後結論就是今天去「凱旋門」+「奧賽美術館」。

但是我膚淺了,原來今天五月八日,不只是我生日,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(終戰紀念日),所以法國會全國假日,每年都舉行紀念儀式,在香榭麗舍大道戴高樂將軍雕像前敬獻花圈、在凱旋門下重新撥燃無名戰士火焰等,所以路上、地下鐵都交通管制,不得靠近。

現場還有人拿著手機同步轉播看著儀式現在正在做什麼,我盡力了,凱旋門。

既然凱旋門無緣了,直接轉戰下一站:奧賽美術館!
身為一名對藝術完全不了解的我,來這種地方的動機超單純,就是跟傳說中的名畫們拍照❤️
為什麼不是拍名畫?因為網路上多的是拍得比我更好的人多太多了。

這棟建築原本是奧賽火車站(Gare d’Orsay),1900年世界博覽會時啟用。結果鐵路太快進步,不到半世紀就淘汰了。後來差點被拆掉,幸好有人想到把它改成美術館,不但保留了當年的大廳、玻璃屋頂和金碧輝煌的鐘面,還變成巴黎最受歡迎的藝術景點之一。

喔對了,買巴黎博物館通票,可以快速通關不用排隊喔!而且可以事先買好,通票的時間是由第一個使用的時候開始計算的。

還有巴黎最大的時鐘,窗外還能框住塞納河與巴黎城市風景,根本免費明信片背景,只是等著拍照的人非常多,有的人真的很愛拍個十幾二十張,現場也沒有在排隊,想要拍照也要有點耐心。

這裡收藏品超~多~!大多是 1848–1914 年 的藝術作品,這段剛好是印象派到現代藝術的黃金時期。我這種藝術麻瓜,大多都不認識,認識的也就幾個「大明星」:

大家不要怪我拍得歪歪斜斜的,這附近人真的多到爆,有拍到幾張就不錯了!
這張很有名吧~梵谷畫了三幅長很像的《在亞爾的臥室》,目前分別放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、美國芝加哥芝加哥藝術博物館、法國巴黎的奧賽美術館。

以前課本上的米勒《拾穗》,現在農婦就在眼前!看wiki才知道原來這幅畫也和宗教有關,是以《舊約聖經》內的故事為藍本。宗教的東西我不懂,只注意到畫中的三位農婦,看解說才注意到背景有坐在馬背上的農地監督者,這不就是傳說中的「老闆在你背後」嗎?!

據說梵谷沒錢請模特兒所以常常畫自畫像(真的假的?)大部分都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,前幾天去荷蘭的時候沒安排這個超人氣景點(因為我真心不懂),在奧賽也能看到也是完成一項打卡了。

說到莫內《睡蓮》,最有名的的應該是這附近的橘園美術館,但我沒去,理由同上,畢竟時間有限,據說他畫了250幅睡蓮,總得分送在四處,好在奧賽美術館總是不會讓人失望,雖然我人在法國,但是吉維尼花園(莫內花園)實在距離有點遠,看看畫幻想一下也好。

雷諾瓦《煎餅磨坊之舞》:據說畫的是巴黎蒙馬特地區煎餅磨坊的典型下午,不曉得為什麼我就是覺得他的光影畫得特別厲害,好像陽光穿過大樹隙縫的明暗光影。

梵谷《隆河上的星夜》,可以說是全館我最愛!立體的油畫筆觸在燈光下反射著各種光影,就像是星空一樣!我真的是太喜歡這種恰好的設計了!

羅丹《地獄之門》:這門上大大小小一堆雕塑,羅丹還將其中一些雕像放大成獨立的雕塑,我認識中間上面那座《沉思者》!

女兒在法國學校三年級的藝術課(?)介紹了好多名畫,剛好有好多幅真跡都在這裡,她開心在這裡大聲相認,還指揮我拍照:「媽媽,這幅要拍!老師上課有說!」瞬間覺得這趟旅行兼顧教育了。
 
這幅也是法國小學有教到的,看真跡才知道原來整幅都是用長點點出來的,連四周的藍色邊框也是!

這幅畫不就是上個月拉羅謝爾的塔嗎?!
Tours de La Rochelle 鏈塔、燈籠塔、聖尼古拉斯塔,當場翻出照片來對照,太開心!
同場加映:[法國 拉羅謝爾] Tours de La Rochelle 鏈塔、燈籠塔、聖尼古拉斯塔

雷諾瓦《彈鋼琴的少女》。

當然順便路過撿了一些喜歡的作品,其他的就請原諒我的無知,雖然大多都不認識也不懂怎麼鑑賞,不過藝術嘛~誰說一定多懂才能欣賞,只要我能遇到喜歡的作品,多少增加一咪咪的藝術細胞,就是個好美術館!

離開奧賽美術館的時候,塞納河對岸有一整排綿延不絕的騎兵隊和警車,原來凱旋門附近有大型活動,難怪計程車司機說交通管制,回飯店看電視轉播才知道紀念儀式持續到晚上11點,很有心欸!

看不到凱旋門,那我看新凱旋門!
這幾天在巴黎住的是希爾頓飯店 Hilton Paris La Defense ,居然送兩個小孩小熊玩偶和玩具。我就問,現在飯店是不是流行送小熊?孩子一人抱一隻,天天放在床邊點名呢!

其他法國分享請看這裡:【法國】

喜歡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愛日研的 Facebook | Instagram,就能輕鬆收到最新文章通知囉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