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20日 星期日

[法國 羅什福爾] 皇家製繩廠 - Corderie Royale

小孩又開始放兩週春節,我們安排了一個三天兩夜的小旅行,目標是對台灣不太熱門的 La Rochelle + Rochefort。
第一站先到羅什福爾(Rochefort),原本對這裡的期待,是個寧靜的海軍歷史小鎮,沒想到卻成了一趟充滿驚喜與「扼腕」的奇幻旅程。

第一站先到Rochefort,果不其然地冷清(也可能是因為今天星期日?)這裡的目標景點只有兩個,這篇先寫「皇家纜繩廠 Corderie Royale」。

這座由「太陽王」路易十四下令建造、為法國海軍提供關鍵戰備物資的工廠,是當時歐洲最長的工業建築,長達 374 公尺!操場幾乎要跑兩圈才能從頭走到尾。

因為Rochefort是重要的軍港,一艘戰艦所需的纜繩長達數公里,這裡可就是支撐起整個帝國艦隊的大本營呢!

帶著朝聖的心情,我腦中已經上演了一齣壯闊的史詩:一望無際的廠房裡,擺放著比水桶還粗的巨型纜繩,數十台巨大無比的機器同步運轉,發出轟隆巨響……

結果,推開門後……嗯,沒有。

現實是,這裡就是一座精緻的博物館。巨大的廠房空間被切割成不同展間,透過影片和模型,詳細介紹著纜繩的誕生過程:從種植植物、浸泡樹皮、梳理,到最後捻製成繩。雖然沒看到想像中的「暴力美學」,但看著看著居然也悟出製作麻繩的繁複工序。

幸運的是,我剛好遇到了「捻繩實演」。看著工作人員熟練地操作著古老的捻繩機,將數股細麻繩逐漸合而為一,變成一條堅固的纜繩,真的是讀再多書也沒現場看一次理解的多啊~。

當然,紀念品區也沒讓人失望~,一個用同樣工藝編成的隔熱墊,設計典雅又充滿歷史感,讓人愛不釋手。直到我翻開價格牌:35 歐元。嗯,我決定還是讓這份歷史感留在博物館裡就好。

原本計畫中的第二站,是去朝聖全世界僅存不到十座的「懸吊式渡河纜車」(Les Terrasses du Transbordeur)。那座鋼鐵結構的龐然大物,光看照片就充滿了十九世紀的工業魅力。可惜,它實在太遠了,加上星期天少得可憐的公車班次和貴得嚇人的計程車……我只能遠遠地看著地圖,跟它說聲「有緣再見」。

就這樣,帶著對一條繩子的全新認識,以及一點小小的遺憾,我結束了在羅什福爾的前半行程。

其他法國分享請看這裡:【法國】

喜歡我的文章嗎?歡迎加入愛日研的 Facebook | Instagram,就能輕鬆收到最新文章通知囉~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