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樣在50周年紀念公園的三座我逛到傻眼真心不後悔博物館們相比,這座「五十周年紀念博物館/藝術與歷史博物館 - Musée Royal d'Art & d'Histoire」大概可以是人最少的吧?但是是我的最愛💖。
它的入口不在主要廣場,要往旁邊繞一下,加上沒什麼旅客,老實說還真的有點懷疑懷疑的。
我喜歡這裡的原因就是~展品超豐富,有史前史、羅馬、高盧羅馬人、埃及、中東和伊朗、希臘、18、19世紀藝術、美洲、大洋洲、印度、巴基斯坦、阿富汗、斯里蘭卡、西藏和尼泊爾、日本、中國、韓國、東南亞、伊斯蘭教、基督教、陶瓷、玻璃、金屬、服飾、寶石......等等,是不是多到爆炸?一定可以找到有興趣的東西!
我喜歡這裡的原因就是~展品超豐富,有史前史、羅馬、高盧羅馬人、埃及、中東和伊朗、希臘、18、19世紀藝術、美洲、大洋洲、印度、巴基斯坦、阿富汗、斯里蘭卡、西藏和尼泊爾、日本、中國、韓國、東南亞、伊斯蘭教、基督教、陶瓷、玻璃、金屬、服飾、寶石......等等,是不是多到爆炸?一定可以找到有興趣的東西!
只是這裡都沒告示牌,一進館內就不知道要往哪裡走,對展品們也只能講求緣分了。
第一站好像不小心走到東方基督教藝術,在歐洲就是不停看教堂,所以我對這區的興致越來越低。
只是我一樣不知道祭壇畫是用來做什麼的,不過看起來很精緻是吧~而且能放在博物館內的,應該有什麼重要的歷史地位吧?先拍起來再說~。
這間貴賓廳牆上掛滿了八幅掛毯,很多16世紀許多歐洲城堡中都有看到這種掛毯室。

這時候我還覺得這花瓶很新鮮,沒想到幾天後到荷蘭的代夫特,才知道這藍瓷的歷史和成就有多驚人!這藍瓷太多故事可以說,詳細的等我保留到荷蘭遊記再來分享吧~
大洋洲區有超厲害的「真品」:復活節島(拉帕努伊)的13 世紀末、2.73米高、紅色火山渣製成的巨大石像:Pou Hakanononga(金槍魚漁民之神),是1935年法國和比利時的科學家去科學考察後,島民和智利政府贈予比利時的禮物!
官網上說世界上只有另外兩家博物館擁有完整的摩艾石像(Wiki說只有12個):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尼學會、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。但是這尊是得到智利官方、島人的認可的唷!
美洲館的展品一路從北邊的阿拉斯加到南邊的火山島,印加、瑪雅、阿茲特克文明通通都有,還有亞馬遜、印地安和北美原住民文化。不過我對美洲文化其實不太熟,唯一超有印象的就是門口那根超吸睛的圖騰柱,好像在對每個進來的人打招呼一樣。
敘利亞的帕米拉古城柱廊,像是在宣告進入羅馬藏品區。帕米拉古城是沙漠裡的綠洲,是西元3世紀的羅馬時期的強大商業城市,好像有長達一公里的柱廊大道呢!1980年已列為世界遺產。
建築師保羅·比戈(Paul Bigot)重建的西元4世紀末羅馬城鼎盛時期的模型,並製作了四份版本,但現在僅存兩個:法國卡昂大學和現在這個。可惜我對羅馬城一點也不認識,不曉得重點要看哪裡。
3000年的法老歷史,從史前時期至羅馬時期,從日常生活到宗教信仰,雖然不懂但是平常見不到,羅浮宮的埃及區在整修中看不到,到這裡不就是最佳選擇了嘛!
分享一點在這裡吸收到的小知識(趣事?):過去大家還不曉得木乃伊有多重要的歷史價值的時候,他們把木乃伊當煤炭丟到蒸汽火車內燃燒!
這裡的展物「硬實力」我真心相信絕對能排進歐洲一線博物館,但宣傳似乎不太多,大家想到比利時只會想到「尿尿小童+巧克力+啤酒」,真的是太可惜,要是早知道這麼精彩,我絕對留一整天在這裡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